7月17日,中央部門集中曬出決算“賬本”,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給大家理一理去年錢都怎么花了,花出了啥效果。這一筆筆“賬”都跟咱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趕緊瞧瞧去!
去哪里看?
除了在各部門網站可以看到外,也可以登錄財政部門戶網站“中央預決算公開平臺”和中國政府網“中央預算決算公開”專欄集中查閱。
能看到啥?
這部門“賬本”內容挺豐富!包括部門概況、部門決算表、 部門決算情況說明、名詞解釋四個部分——
想了解部門職責和機構設置,看部門概況。
想看看部門收支總體情況及財政撥款收支情況,看部門決算表。
想知道跟上一年決算以及預算數比,本年度的變化及原因,或者想了解“三公”經費、機關運行經費、政府采購支出等情況,就去翻翻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對一些專業名詞不太懂的話,可去名詞解釋部分補補課。
錢花得怎么樣?
有人可能會說,決算信息挺專業,咱也看不太懂,就直接說說錢花得怎么樣就行。沒問題!
據了解,越來越多的中央部門采用第三方機構對本部門所屬單位開展績效評價,使績效評價結果更加客觀公正。從評價結果看,大部分項目預期績效目標基本實現,管理較為規范,實施成效較為顯著,服務對象滿意度較高。
記者發現,今年中央部門績效信息公開范圍更廣、力度更大,績效評價結果公開數量繼續增加。今年財政部將25個項目重點績效評價報告、394 個項目績效自評結果隨同中央決算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參閱,數量比上年分別增長了25%、48.7%。
(責任編輯:威展新聞網)